当前位置:民大函授站 > 学校动态 >

学校动态

【70周年校庆·发展巡礼】党建引领 艺术护航,艺术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

时间:网站:广西民族大学函授站

近年来,艺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坚持艺术护航,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建设、专业课程、社会实践、艺术创作和各项活动中,全面推进“党建引领+艺术护航”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党建引领,整体推进“有谋划”

党的十九大以来,艺术学院党委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教、学、展、演”相结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三全育人”总体要求,探索艺术与思政携手,创新思路,提炼品牌,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开展专项调研,统筹指导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有关工作。结合全院教职工会议、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会议,召开有关工作会议,切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召开“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题座谈会,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到院指导,协助各专业挖掘更多艺术类课程思政元素。

2018年,学院 “民族音乐进课堂”项目获批广西民族大学函授“三全育人”品牌建设项目单位A类品牌建设项目。2019年,“厚植底蕴深耕现实,打造五位一体美育品牌”案例获广西民族大学函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最佳案例。2020年,学院获得“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立项项目1个,“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教学改革类)立项3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项目1项,培育项目1项。2021年,获得教育厅课程思政专业立项1项,广西民族大学函授“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2项,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一个(音乐学),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1个。

艺术护航,提升能力“有办法”

在长期教育教学中,学院厚植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红色基因,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设立丰富而立体的人才培养层次,学院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新增艺术专业硕士点1个;2021年艺术硕士开始首次招生人数共39人;2021年环境设计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活动获得自治区一流专业。

学院积极构建敢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艺术追求、刻苦钻研和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以及尊师重道和团结互助的学院文化,为学院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广西世居民族音乐鉴赏》《中国民歌歌剧的鉴赏与表演》《城市景观设计》《少数民族人物画创作》等分别获得思政课程示范课、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立项,并通过挖掘红色资源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舞台剧、音乐剧、合唱等多种表现形式,如专场音乐会《茶花女》和原创音乐短剧《觉》、舞蹈系举办“一起舞”、“五九·四时舞”等专业汇报晚会、音乐系举办“冬日如歌”音乐会等,进一步使学院学子提高了专业能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教学成果奖获得新的突破,其中《广西及东南亚歌舞乐“一体两翼”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立德树人,落实落地“有成效”

自建院20年来,学院党委始终以服务社会、服务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服务师生为己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引导师生以家国情怀、专业技能、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国家、自治区等重大展演活动。实践教学成果丰硕:组织舞蹈系158名师生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使青年大学生在切身感受中坚定“感党恩 跟党走”的信念;组织师生参加国庆70周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壮美广西”彩车游行、“中国心·澳门情”澳门同乡联谊社团文艺晚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艺术团广西慰问演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等各级各类重大展演活动70余次。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主题教育,组织策划民大师生唱响爱国赞歌《我和我的祖国》音乐活动、举办或参加“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歌咏汇演活动、美术与设计系元旦晚会和采风展、“艺心向党 礼赞百年”等系列活动,弘扬了主旋律,讴歌了新时代。自2019年9月开始,每周组织师生党团青年赴隆安英敏村小学开展义务支教,累计支教近300人次,深受英敏小学师生的欢迎和期盼,极大缓解了基层教育所缺乏的美育教育,也展现了大学生走基层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艺术创作要扎根人民,才能服务人民。艺术学院鼓励引导师生将创作实践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文化强国梦的伟大实践,用多种形式艺术创作鼓舞精神、凝聚力量、提振信心。新时代艺院学子将专业所学与爱国情怀相结合,用艺院人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人民的深情、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文艺创作作品丰富:2018年舞蹈系教师合作编创的民族韵律操《爱我中华》,将回族、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四个少数民族的舞蹈与广西本土的壮族、瑶族、京族的舞蹈及汉族古典舞相融合,充分展现了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民族性的办学特色;演唱作品《瑶山党支部》由平台转播,把瑶山党支部手把手帮助瑶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讲给全国人民听;《党似春风暖心窝》表达了广西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与热爱,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悦之情;设计广西民族大学函授相思湖校区“百年奋进路”党史学习教育长廊;艺心战“疫”,学院教师携同其他广西音乐人创作《90后》,礼赞“90后”用最美青春展示最强担当,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出版的《亲爱的》CD专辑,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以及广西多彩的生活,介绍了民族风情,作品类型涵盖摄影类、文字类、音频类、视频类等,增进了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使同学们更加敬畏生命、严守规则,并深刻体会到爱与感恩,责任与担当。

艺术学院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下取得了优异的学科竞赛成绩: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赛区一等奖、广西音乐舞蹈大赛声乐类创作一等奖、“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作品舞台艺术类最佳作品、中建杯西部“5+2”环境艺术设计双年展金奖等。这是对学院人才培养成果和艺术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思政课程成果检验。

艺术学院牢记并遵循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所提出的五点希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立德树人、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观教育,培养更多有信仰、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肩负起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艺术学院全体师生团结一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函授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迎接建校70周年和广西民族大学函授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实习编辑:农婷婷 校对:韦金华)

在线客服
QQ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在线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电话咨询
18577899395